close

 IMG_0214.JPG 


如是在四周雪崩的牆內
我呼喚雪人,
用力跺腳取暖,
在雪上
永恆的雪上。
-節錄自辛波絲卡<未進行的喜瑪拉雅之旅>《呼喚雪人》1957

1978年英國作家雷蒙‧布力格出版了《雪人》,這本由彩色鉛筆手繪的連續圖畫,30多年來感動了無數個家庭。
全書沒有對白,只是透過像電影分鏡一樣的圖畫就柔美的呈現了雪人和小男孩的世界。

一起來看看這個故事吧....

檔案_000(2).jpeg 
下雪了,小男孩在家門前的院子裡堆起雪人。
他向媽媽要來了帽子和圍巾為雪人穿戴上,再用馬鈴薯做成雪人的鼻子,最後用煤球搓成兩粒小豆豆,雪人就有了一雙可愛的眼睛。

午夜十二點,原本孤零零站在院子裡的雪人奇蹟似地動了起來,雪人和男孩成為了朋友。

IMG_0215.JPG

IMG_0216.JPG 

小男孩邀請自己的雪人到家裡面來玩耍,他們坐在客廳看電視、在廚房玩水,甚至在壁爐前取暖,在每個房間裡留下了笑聲;
接著,雪人帶著小男孩在天空中飛翔、在雪地上漫步,村莊的每個角落都有他們的足跡。

IMG_0217.JPG 

IMG_0219.JPG 

經過一夜的旅行,小男孩和雪人道別,回到了溫暖的床上,

 檔案_000.jpeg 

隔天一早,小男孩到院子裡與雪人道早安,雪人去哪兒了?

IMG_0222.JPG 


這是一個充滿美麗幻想,卻又帶有一絲哀傷的故事,就像布力格其他的繪本作品,《雪人》是個悲傷的故事,大人或許從一開始就可以預見結局,而小讀者們也將瞭解,小男孩正在為了一個終究會離開他的朋友付出珍貴的友情,我們都知道,雪人,最後是要融化的。幻想的破滅,或許是小男孩面對人生生離死別的開始。布力格為讀者編織了一個如奇蹟般似真似夢的故事,卻又在故事最後喚醒這美夢,教我們面對殘酷卻真實的人生。

  延伸閱讀:

  作者介紹  
雷蒙‧布力格(Raymond Briggs)1934年出生於倫敦南郊的溫布敦,他在十五歲進入溫布敦藝術學校,接受傳統的藝術教育,經過這四年的訓練,他確信自己不適合當所謂的「藝術家」,而決定以插畫家作為終生的志業。無論在兒童或成人書的範疇,他都是當今最知名,也是最受歡迎的插畫家和作家;如果要在英國兒重文學界,推出一名最具影響力的人,那麼,這個頭銜非雷蒙.布力格莫屬了。他的畫精確美麗,長於用顏色來營造氣氛、抒發感情。《雪人》是雷蒙.布力格的代表作,他因本書而獲得波士頓環球號角圖畫書獎,並且聲名大噪。 

  相關影音  
1982年英國BBC將《雪人》製作成動畫在平安夜播出,就此成為家喻戶曉的一部動畫片,並且在每一年的聖誕節播出。
2012年是《雪人》動畫播出30週年,英國公視特別在耶誕節推出續集《The Snowman and the Snowdog》,續集的故事中多了一隻用雪堆成的小狗。英國公視希望看過續集的觀眾不要洩露故事結局,據說將有出人意料的轉變。許多《雪人》的忠實觀眾並不喜歡這個「狗尾續貂」的版本,認為「雪人」就只有一個,即使融化了,重新堆的雪人也不是原來的那個了。

或許,小男孩可以再重新堆起一個雪人,但是這個雪人不會再是那個共享一切祕密的雪人了,很多事情就像那個消融的雪人,只活過一次,卻能長久的留在我們心中。


最後,就讓我們看看1982年英國播出的版本吧:



《雪人The Snowman》
原作者:雷蒙‧布力格(Raymond Briggs)
英文版出版年份:1978
中文出版:上誼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3年2月28日精裝初版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卡洛創意空間 的頭像
    米卡洛創意空間

    米卡洛創意空間

    米卡洛創意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